伊妹儿(伊妹儿炒酸奶加盟)
英国诗人雪莱曾说:“我们都是希腊人,我们的法律、文学、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。”
现在被人们熟知的西方的艺术、宗教、文学、哲学乃至科学,都可以从希腊找到根源。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经两千多年,从出现到成长、从发展壮大到衰落,对西方后世产生了诸多影响。
希腊文化是如何出现、传播乃至影响西方后世的呢?牛津大学古代史副教授彼得·索恩曼在《希腊化时代》这本书中以专业的眼光,生动的笔触,深入浅出地将一个多样且丰富的希腊化时代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。

彼得·索恩曼在牛津大学瓦德汉姆学院主讲希腊和罗马史,凭借著作《梅安德河谷:从古代到拜占庭的历史地理》(2011)于2012年获得声誉卓著的朗西曼奖;与西蒙·普莱斯合著了《古典欧洲的诞生: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的历史》(2010),并定期为《泰晤士报文学副刊》撰写有关希腊和罗马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。
译者吴晓群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主要从事西方古典嗜血和古代希腊仪式等领域的研究。
作者以一场想象中的履行开始本书的叙述,让读者明了,希腊化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。要了解希腊时代,先要清楚“希腊化”这一概念。
“希腊化”这个词源自《圣经》“使徒行传”的一个段落,耶稣的犹太追随者被划分为“说希腊语的”和“说希伯来语的”。现代学者认为,犹太人的希腊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希腊方言,即“希腊化语”。
所以,最早使用“希腊化”这个词语,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种希腊方言,而是地中海文明中的一个完整时代,这个时代开始于公元前4世纪晚期,也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亚洲的那个时期。
常言道: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合久必分。”亚历山大殒命后,他所建立的国家纷纷离席,并陆续形成了一系列希腊化国家,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3年殒命时所统治的地区,不是说希腊语的地区,就是由说希腊语的王朝统治着的地区。
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埃及为中心的托勒密王朝,以马其顿为中心的马其顿王国。
因此,作者提出,伴随亚历山大征服而来的希腊文化的“全球化”,或许是“希腊化”时代区别于早期希腊历史各个时期最好的理由。
希腊化时代是希腊语民族向埃及、亚洲大规模移民的时代,希腊语、希腊生活方式、希腊城邦制度也广泛地传播到被亚历山大所征服的非希腊语地区。
在这个时代,希腊文明不再局限于亚历山大所统治的地区,而是不断向东方拓展,不断促使小亚细亚、西亚及埃及等地中海东岸地区与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。与此同时,希腊文明也在经历着反向的文化交融,这种双向的文明交流过程实现了东西方文明的深度融合。
这种通过战争扩张领土而盛行起来的文明,最终也终结于战争。战争使胜方和败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耗费巨大的财力、物力,那些繁荣的城池遭到破坏,宫殿成为废墟,商业与金银器物也都销声匿迹,文字记载也在战争中绝迹,昔日的辉煌只存在后人们的传说之中。
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也曾有过同样的境遇,由分裂到统一,再分裂再统一。但我们国家古老的文明并没有因此消失,而是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了下来,我想,这应该是民族凝聚力的结果。
希腊文明最终走向衰落,大概缺的就是这个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