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,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范本
1、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湘潭县第一中学搬迁土石方、场地平整B标段,地处湘潭县易俗河金霞山
本工程挖方量229873立方米,填方量252799立方米,需平整场地面积约103600平方米
该工程由湘潭市建筑设计院设计
1.1.1、地形地貌场区为丘陵地带,挖方面积约43000平方米,填方面积约60600平方米
1.1.2、工程地质条件场区上覆地层主要为粘性土、粉土,局部夹淤泥质土层
下覆基岩为中风化砂岩等
1.1.3、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地下水位较高,埋藏较浅,水位较稳定
1.1.4、场区内存在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踏勘,场区内存在三种主要不良地质现象
1.1.4.1、表层的耕植土和填土
1.1.4.2、沟、坑、塘
1.1.4.3、淤泥、淤泥质土
1.2、工程范围及规模土石方及排水工程工作内容包括:1.2.1、施工前期准备工作
1.2.2、清除场区的植物土、树根、建筑垃圾和宅基处理,工程量约30000立方米
进行沟塘处理,工程量约3000立方米
1.2.3、清除地表下埋藏的淤泥
1.2.4、回填作业前,对清理的原地面按要求进行碾压
其中土面区原地面压实面积约103600平方米
1.2.5、土石方开挖、取土时,要进行石方爆破,工程量229873立方米
1.2.6、业主及监理指示的其他工程
1.3、工程的主要特点1.3.1、本工程场地宽阔,开挖、回填土石方量巨大,工期紧
1.3.2、另有A标段在同时施工,需要协调配合
1.3.3、场区内有沟塘、植物土、树根、建筑垃圾和宅基需进行处理
1.3.4、本标段石方需自行爆破,爆破工作量大
爆破前需征得相关部门的允许,办理爆破许可证后才可作业
同时,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
1.3.5、场区内存在多种不良地质现象,应根据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,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
1.3.6、施工场地大,开挖、回填、排水相互交叉施工,工程测量复杂,难度大,需精心施工
1.3.7、排水工程量大,要求高
1.4、施工关键和主要对策1.4.1、工程的重点和难点1.4.1.1、工程内容多、交叉作业多、投入的设备、人员多,需加强管理,合理组织施工,这是确保按期完工的重点
1.4.1.2、回填土石方时,每一个施工段要分块施工,每块之间要通过台阶连接,确保施工的完整性和连续性
1.4.1.3、爆破的施工组织与协调要求较高
1.4.1.4、土方开挖、回填、石方爆破、排水等分项工程的施工须密切配合,需精心施工并减少相互间的影响
1.4.2、工期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1.4.2.1、工期关键线路本工程工期控制的关键线路为:软基处理→土、石方施工(取土、运土)→排水工程→回填
1.4.2.2、关键工序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为:取土及爆破、土石方回填及碾压、排水系统的施工
1.4.3、施工对策1.4.3.1、精心组织、科学管理,利用公司整体的技术力量,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,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工程
1.4.3.2、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,按国家验收标准、规范对各工序进行验收
1.4.3.3、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,确保关键工期的实现
1.4.3.4、土方开挖及回填的分块、分层要合理,要做到良好搭接
1.4.3.5、采用信息法施工,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,及时测量、观测,将反馈回来的各项数据,及时进行分析,用于指导施工,以确保施工方法的科学可靠及施工全过程的合理、安全
1.5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.5.1、施工管理目标本工程的施工管理目标如下:施工质量目标:优良工程
施工安全目标:实现安全生产“六无”目标
文明施工目标:省文明施工样板工程
施工工期目标:总工期61天
1.5.2、现场管理机构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工程,一旦中标,本工程将列为我公司重点工程,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年富力强、管理水平高、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,组成本工程项目经理部
本工程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,我司将分别任命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、项目副经理、项目技术负责人,项目经理部下设五个职能管理部门,并选派具有土石方施工和爆破作业经验的施工队,分别负责本工程的软基处理、土方回填、排水工程和取土爆破的施工
1.5.3、施工组织机构图施工组织机构详见下图
2、施工准备工作2.1、施工准备工作我司在投标阶段,已对工程的性质、内容、技术要求、周边环境、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、充分的研究,并为一旦中标后的进场施工作准备
2.1.1、技术准备工作2.1.1.1、落实项目部人选,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,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
2.1.1.2、认真审阅施工图纸,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
2.1.1.3、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
2.1.1.4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,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,进行技术、安全、防火培训,做好技术、安全交底,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
2.1.2、施工准备工作2.1.2.1、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,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
2.1.2.2、编制施工计划,安排施工顺序,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
2.1.2.3、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,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
2.1.2.4、做好材料、成品、半成品和工艺设备等的计划安排工作,使之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
2.1.2.5、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,使全体员工了解本项目的情况,一旦中标,公司能全力以赴,支持本工程的施工
2.1.3、现场准备工作若我司中标,则立即进行以下现场准备工作:2.1.3.1、测设标高的控制网
2.1.3.2、确定施工范围,设置施工围蔽,并在围蔽区内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栓及灭火器材
2.1.3.3、认真熟悉现场的地理位置、工地条件、供水供电状况,以及出入口位置,认真布置贮存物料和施工用的工作面,修建临时设施,平整场地,使之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
2.1.3.4、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,接通施工用水管路,确定材料、设备和土方运输线路
2.1.3.5、组织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
2.1.3.6、办理施工报建手续和其它有关手续
2.1.3.7、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
2.2、地下文物的保护和处置2.2.1、各类文物均属国家所有
在土石方及场地平整工程过程中,如发现古墓、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及化石,或其他有考古、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时,应马上停止施工,立即保护好现场,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或监理,而不得隐瞒和私自占有
2.2.2、施工过程中发现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时,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,共同协商处置方案
3、施工方案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3.1、施工总体部署3.1.1、施工区域划分本工程规模庞大,施工面积约103600平方米,为便于施工组织管理,加快施工进度,保证工程顺利进行,需对本工程划分不同施工区域,分别组织施工
施工区域划分原则:3.1.1.1、各施工区域的工程量基本平衡
3.1.1.2、各施工区域均有较便利的出入道路
3.1.1.3、利用原有渠沟和拟建立的临时排水系统作为分区界线
本标段共分三区,每个区施工面积约34500平方米
3.1.2、施工顺序和施工安排3.1.2.1、总体施工方向各施工区从与主进场道路靠近处开始,按照从近至远的方向进行施工,主要目的是便于大型施工机械的行走
3.1.2.2、土石方回填顺序土方回填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法:区与区之间同时平行施工,区内部实行分段流水作业
将每区划分为三个施工段,每段施工面积约11500平方米
施工顺序为第一段→第二段→第三段,即土方回填时分层将每段回填至设计要求标高后,再回填下一施工段
采用分段回填方法减少施工作业交叉,便于土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排水,对永久排水工程施工干扰也较小
3.1.2.3、临时排水系统利用现有排水渠形成的沟槽组成临时排水系统
在永久排水工程施工结束后,回填排水渠,并将预留区沟槽与永久排水系统联接
3.1.2.4、石方爆破本工程石方爆破量很大,约250000立方米,为满足施工总工期的要求,石方爆破方法拟采用深孔爆破为主
为控制开挖标高,在接近开挖标高时采用浅孔爆破与控制爆破
3.1.2.5、石方破碎本工程填方颗粒小于100毫米,石方爆破约120000立方米,工程量很大,为满足施工总工期的要求,石方破碎方法拟采用球墨破碎机破碎
3.1.3、各分段施工流程软基处理→土、石方施工(取土、运土)→回填
3.1.4、施工队伍安排3.1.4.1、土石方与排水工程主要施工队伍为:3.1.4.1.1、地基处理分项工程:每区一个施工队,共三个施工队
3.1.4.1.2、土石方分项工程3.1.4.1.2.1、土方回填:每区一个施工队,共三个施工队
3.1.4.1.2.2、取土:每区一个施工队,共三个施工队
3.1.4.1.2.3、土方碾压:每区一个施工队,共三个施工队
3.1.4.1.2.4、土方运输:每区一个施工队,共三个施工队
3.1.4.1.2.5、爆破:每区一个施工队,共三个施工队
3.1.4.1.2.6、破碎:每区一个施工队,共三个施工队
3.2、施工测量3.2.1、测量控制系统本标段面积大,线路长,测量精度要求高,难度大
拟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基础,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
根据施工控制网,测设轴线,再根据轴线测设各个细部
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包括:检查和复核测量基准点,增设控制点和水准点、建立控制网、施工放样
施工测量的精度按《工程测量规范》(GB50026-93)执行
3.2.2、土石方施工测量3.2.2.1、根据已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,放出各区的边界桩,并在各区边界设置横向及纵向控制桩,每100米设置一个,控制桩用混凝土浇筑,埋深在地面以下20厘米,以控制土面区各区边线和高程
3.2.2.2、测设40米×40米的方格网来实施施工放样,且测出方格桩点的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,如果地面高程大于该点的设计高程则为挖方,反之则为填方
将每一个桩的挖填数用红铅笔写在桩上(侧面),填土用“+”号,挖土用“-”号
为便于挂线找平,在方格网内再增设加桩,将方格分成10米见方的小方格
如为填方时,则根据填方的高度在桩上挂线好填土;如为挖方时,可在桩四周挖至所需深度
3.2.2.3、在填挖过程中,以桩点为准,用尼龙线来检查,校正整个方格范围内标高
3.2.2.4、取土爆破作业时,每爆破一层,对该层高程及时测量,严格控制爆破开挖的高程,既不超深又必须达到设计开挖标高
3.2.2.5、施工过程中,应对控制点进行保护,并经常进行复测,做到准确无误
3.2.3、测量仪器平面测量的主测仪器为日产“尼康C-100全站仪”,该仪器技术规格为:J6级经纬仪测角精度,Ⅱ级测距仪测程1000米,测距精度MD=±(5±5ppm)毫米
其200米范围内一测回放样定位精度可达±10毫米,可满足本项目的平面精度要求
高程测量主测仪器为S1级自动安平水准仪
3.2.4、放样方法使用尼康C-100个站仪,其200米范围内一测回放样定位精度可达10毫米,仪器提供了极坐标放样等多种功能,因此可计算或从设计文件查出各待定特征要素的坐标值后,输入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
3.2.4.1、架设仪器于导线控制点,输入控制点坐标值
3.2.4.2、照准后视控制点,输入后视控制点坐标值或方位角
3.2.4.3、输入待定点坐标值
3.2.4.4、按照仪器所显示的角度和距离放样定位
3.3、地基处理在土方工程施工前,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,放出各区的分界线,原地面的树墩及主根用挖掘机挖除,并把地面上的长草或植物割除,清除地面上的建筑垃圾,把它们堆放在指定的地方,由自卸汽车运到场外
3.3.1、沟塘地基施工3.3.1.1、沟塘地基3.3.1.1.1、抽水和清淤在施工前,用潜水泵抽干沟塘里的水,并排到临时排水沟
由于沟塘底是淤泥,抽干积水后不能直接回填、压实
当淤泥距原地面不小于100厘米时,待淤泥晒干后再回填;当淤泥距原地面小于100厘米时,用挖掘机挖除沟塘底淤泥,使距离满足100厘米后再回填
3.3.1.1.2、回填及碾压在回填时,采用分层回填的方法,每层的厚度约为25厘米~30厘米
对于工作面较小的沟、渠等部位,回填土由人工摊平,并用蛙式打夯机压实;对于工作面较大的塘,回填土由推土机摊平,并用压路机分层碾压
按重型击实标准,压实度不小于0.93,填土直至与原地面相平
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
3.4、土石方工程3.4.1、土石方工程施工顺序3.4.1.1、施工顺序本标段施工现场大,面积约为10.36万平方米,土石方工程分为三区同时进行,从主进场路开始由近往远施工每个区分三个施工段,各施工段流水作业
3.4.1.2、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
3.4.2、土石方的调配本工程回填土石方约为25万立方米,工程量大,需调配的土石方很大,根据设计与现场考察,土石方调配的数量如下:3.4.2.1、三个分区的工程量均约为:挖方:7.66万立方米,回填土:8.42万立方米
3.4.2.1、调配方法3.4.2.1.2、本标段内的土方:若土方距施工区较远时,由自卸汽车把土方运到施工区内,再由推土机或人工摊平;若土方距施工区较近或在施工区内时,由推土机直接把土方推到施工区内并摊平
3.4.3、原地面碾压施工3.4.3.1、准备工作碾压前首先进行场地平整,以便振动压路机的行走,保证碾压质量
碾压前要测试原地面土的含水量,若含水量偏低,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的方法,若含水量偏高,采用置换适宜含水量的土等方法
3.4.3.2、碾压为了确保压实影响深度分别不小于20厘米,采用10吨~15吨振动压路机碾压
碾压时,横向接头的轮迹重叠宽度为15厘米~25厘米,相邻两个施工段的纵向重叠1米~1.5米,碾压时确保无漏压,压路机无法碾压的地方,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,碾压的次数为6~8遍
按重型击实标准,压实度为0.93
碾压完毕后,测定压实度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,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,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
3.4.4、土石方施工3.4.4.1、填筑施工3.4.4.1.1、填筑顺序回填时,前一个施工段回填碾压至设计标高后才施工后一施工段,各段之间通过1:2(高度为50厘米,宽度为100厘米)台阶式边坡连接,如下图所示
3.4.4.1.3.2、填土厚度填土作业采用从下到上分层填土的方法,根据现场土质和机械的压实功能,并通过试验确定每层填土的松铺厚度,约为25厘米~30厘米
分层填土时在控制桩上标出每层填土的厚度,确保填土的厚度不超高或过低
在填筑上一层土方前,要检验下层土的压实度及压实高度符合要求,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及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
[erphpdown][btn-danger]下载地址[/btn-danger][/erphpdown]